同事前陣子借我一本書叫「佐賀阿嬤」,內容是在描述日本一個相聲表演家童年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的趣事。故事的背景是在二次世界大戰,日本廣島被投了原子彈之後,主角的父親因為受核爆的感染過世,母親因工作的關係無法照顧三個小孩,便將年紀最小的主角托給在佐賀的母親照顧,那時主角剛要上小學。

佐賀跟廣島比起來算是鄉下,物資更缺乏,他的阿嬤住在郊區偏僻小河邊的河床附近,剛到的第一天晚上,阿嬤便要他學燒柴煮飯,因為她一早要去幫學校打掃,無法煮飯給他吃。其實阿嬤的用意也在消除他的不安讓他有點事做。

因為所得有限,阿嬤平時便在河上架網子,以攔住上游菜販或米商淘汰的菜、水果、米,甚至人家不要的鞋子、箱子等日常用品,阿嬤每天的食物便是從此而來,日常用品也是這樣撿來的,當然也有斷糧、什麼都撈不到的時候!但樂觀的阿嬤認為這樣每天都可以期待今天的主食是什麼,也可以順便做環保,保持河川的乾淨。阿嬤出門走路時還會在身上拖著繩子在兩邊各綁一塊磁鐵,走路時釘子、螺絲等金屬便會被磁鐵吸住,除了可賣錢貼補家用,也順便清理路面的雜物。

有一陣子作者響往學劍道,但礙於劍道服要花錢買,阿嬤便鼓勵他去跑步(因為不用花錢),單純的他也真的下課後就去練習跑步,久了竟跑出了第一名的成績;平常吃剩的魚骨,阿嬤也會拿來熬湯,再叫他連魚骨一塊吃下,這樣既有鈣質又不製造垃圾。阿嬤樂觀的生活哲學也間接影響了作者的人生觀!有一次他喊肚子餓,阿嬤就告訴他是他神經過敏,要他去睡覺,他睡到半夜又餓醒,阿嬤回說他在做夢,其實那時候家裏沒米沒糧食,阿嬤也在餓肚子。那個時代因為物資不足,學校為關心學童的營養,每天都會調查學生早餐吃什麼?作者每天都寫龍蝦味噌湯,老師覺得很狐疑,便到家裏拜訪阿嬤,阿嬤笑說其實是螯蝦啦,最近河裏都有螫蝦,啊偶都騙他是龍蝦啦。呵呵,他們的日子也就在阿嬤獨有的生活智慧下傻傻的過了下來。

另一段感人的故事,是作者小學運動會時,那是學校唯一沒有營養午餐要自己帶便當的日子,作者的便當當然是白飯上只有一顆酸梅的菜色,而他的老師都會藉故說自己肚子痛需要酸梅,拿豐富的便當跟他換,就這樣一到六年級的老師都是如此,雖然他覺得為什麼每次老師都會在這天肚子痛,但也吃的很開心。其實老師們不好說幫他做了一個便當,便找了這樣的理由將便當送給他。這樣的體貼著實令人感動!

記得早期的台灣,大家也是這樣過的!小時候,物質也不富裕,蘋果不像現在隨手可得,通常是一顆蘋果大家分。為了節省開銷,媽媽也都是親力親為,自己動手做料理、做蛋糕(我婆婆還自己做土司),而家裏的床、隔間、甚至廁所也是爸爸跟媽媽或叔叔們一磚一瓦,一點一滴蓋起來的。家裏每樣東西都是小心愛惜使用,像爸爸一台摩托車只要下雨便要我們小孩仔細擦乾每一滴雨水,小心呵護,深怕會折損車子的壽命。那樣的生活,凡事都得DIY,人人愛物惜物,實實在在在打拼,這些景象都令人印象深刻。

自從決定要辭職之後,腦袋裏便開始在計劃往後要如何減少支出、自給自足?或許學習前人的智慧,回到原始的生活才是最單純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ta71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